上海车展3大造车新势力新车
说起喜欢用饥饿营销的品牌,上海很多伙伴第一想到的就是小米,上海虽然小米的饥饿营销随着竞品的迭出而大失效果,但依然让人忘不了小米曾经的疯狂。
而对于众多用户的退款诉求,车展车李宇承诺“会有退款途径”。很难想象,造车这家号称拿过2000万美元投资的公司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。
因为线上的便捷性而忽略线下的复杂性,新势可能是互联网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危险。友友用车的服务突然停掉,力新没有任何通告,也没有可用的联系途径,这让他们担心:自己的钱会像很多P2P用户一样被创始人卷跑。第一,上海私家车共享无法在服务上做到标准化,无法保证接单率和及时反馈订单;第二,P2P模式获取车源的成本太高,但使用效率却差强人意。
车展车李宇说:“明天(3月10日)官网会有正式的通知。看起来,造车他们拿这家“失联”数天的公司毫无办法,只能求助于媒体曝光。
当然,新势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热爱这家公司的产品,而是因为他们的账户里都有几百到几千的余额,他们担心——友友用车的团队会卷走这笔钱。
几经波折,力新网易科技联系上了友友用车的联合创始人李宇。但是,上海视频社交这个方向我从去年开始就是极度看好的。
目前大多知识付费产品解决焦虑感的方式是在前期做心理营销,车展车让人觉得买了课自己就会变得更好、车展车并且比别人强,所以焦虑感的解决是在产生购买行为这个瞬间释放的。第一,造车移动端的大平台机会太少了,大家转而去寻找线下的机会,于是有了消费升级、便利店、迷你KTV等投资标的。
这两个方向也是我目前比较认可的,新势为什么呢?因为我觉得大多时候,市场中是不存在中间态的。文字和语音目前都已经非常成熟,力新而视频的机会还有很多。
(责任编辑:阿里地区)
-
相比之下,共享单车在美国的日子就难过了,最早进入的小蓝单车(Bluegogo)在旧金山遭到了强烈阻击。...[详细]
-
张旭豪:投资人也是充分的竞争。...[详细]
-
如果你的产品给人的感受更富有人性,那么用户更容易相信它。...[详细]
-
我们发现印刷成本没有了,发行成本没有了,人员成本比原来更低了。...[详细]
-
这也是每年3.15重点打击查处的内容。...[详细]
-
但读懂君要提醒的是,除了企业规模和成长性,对于“僵尸股”,还有这一点要关注。...[详细]
-
但他们是公司的创始人和领导者,往往会受到人力资源部的保护,这强化了他们的行为。...[详细]
-
王雪红说VR行业将在2年后爆发,不知道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,能不能为VR行业带去一个发展中的小高潮。...[详细]
-
为了形成有趣的组合,用户购买了更多产品,短期销量增长40%,充分证明与产品直接挂钩的优秀创意,新媒体迅速传播,公众参与,可以直接形成营销效果。...[详细]
-
而是看网页结构本身的关键词频次分布。...[详细]